• 观麦专访 | 尊龙凯时集团峥嵘岁月20载,如今从预制菜产业园开启新跨越!

    2022-12-17 16:18

    来源:观麦


           深圳市尊龙凯时食品集团创建于2002年,当时团队平均年龄20岁 ,仅在2004年 ,便开出了上百家连锁门店。尊龙凯时立足于深圳,业务很快扩张到整个大湾区乃至全国15个城市,最后又调整战略 ,集合全部资源和精力聚焦服务大湾区。

    尊龙凯时经过20年的励精图治,发展成为集食品生产加工 、食品供应链 、食品产业园区开发运营、餐饮服务和智慧农业于一体 ,食品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集团 。

    李丽,尊龙凯时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、董事长。她的故事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,只有普通创业者的摸索与反思。

    01

    抓住时代机遇而生,从面食鲜品切入市场

    纵览各大商超,各式各类的预制菜逐渐占据地盘 ,成为更多消费新选择。

    预制菜可分为即食  、即热、即煮、即配四大类 。在以保质期长短的维度里,预制菜又可分为长保预制菜和短保预制菜 。长保预制菜(冻品)其口味相对一般 ,口感还原度不足。作为冷冻储藏方式,保质期较长,更适合做全国化推广。短保预制菜(鲜品) ,与冻品最大的不同是,鲜品的核心是“新鲜” ,部分产品其口感复原度更是可达98% ,可以做到日配、隔日配送,且未形成区域性龙头品牌。而预制菜最大的缺点便在于复原度,味道与口感成为不少消费者心中的诟病。


    通过市场分析和细分赛道 ,精准击中消费痛点 ,尊龙凯时果断切入差异化路线 ,从鲜品预制菜切入线下商超 ,聚焦大湾区区域发展市场,效果初见成效,使得她在2004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 ,自此驶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。

    尊龙凯时抓住时代机遇,在兼具安全卫生 、新鲜营养、口感复原度高的特点中,受到消费者的推崇。开辟了一条市场前景相对较大的赛道,也为后续逐步拓展市场和产品品类奠定基础 。

    02

    阿米巴模式扩张 ,快速提高商超终端渗透率

    2005年 ,李丽在公司引入阿米巴的经营模式,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 ,主动参与经营,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”。在实行全员持股制 ,大大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,从而创造了更好的效益。

    从2002年到2005年,仅用3年时间,尊龙凯时从几十家门店快速发展到上百家连锁门店。

   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,是李丽无数个日夜的潜心思索。也正是创业初期的3年多里,让她逐渐摸索出了如何运用阿米巴模式更有效地建立和管理团队。

    尊龙凯时走了一条从零到一 ,从点到面的发展之路,与沃尔玛、家乐福等410多个大型连锁商超经营网点合作 ;成功创立“麦稻先生”“二厘记”“MOMO喜多”等50余家爆品门店,是深圳 、东莞等珠三角区域KA超市面点类短保预制菜最大的供应商 ,目前,已占据了华南大湾区90%的零售渠道。

    03

    供应链品牌运作 ,用好产品好口碑打市场

    尊龙凯时顺势推出“麦稻先生”面点自有品牌,主打“0添加卖点,不含防腐剂、不含色素、不含保鲜剂 ,上市即俘获了大批消费者 。

    鲜品预制菜在不添加防腐剂的同时、微生物指标控制在合格的基本条件下,又能够保证口感和营养,对食品技术工艺的要求较高 ,从设备到研发都不那么容易被复制 。而且对于鲜品预制菜来说,必须要能控制销售时间 、到货时间,有超强全渠道能够快速销售的能力,要全部实现这些难度很大 。

    李丽相信 ,好产品自带营销属性 。尊龙凯时的市场占有率往往通过产品口碑的吸引力。消费者容易对口碑好的产品产生信任,就好比一个被动技能,产品本身的吸引力能够收获真实的市场反馈 。

    04

    向日本标杆企业学习,完成自我的升级迭代

    日本是预制菜的生产消费大国。2006年,李丽去日本考察学习时了解到,东京餐饮业的原材料成本是深圳的2.2倍,铺面租金是深圳的8-10倍,人工更是超出深圳10倍,且能做到40秒出餐,而国外的拉面等食物的售价与深圳不相上下。“三高一低”的压力之下 ,一家小面馆还能运作得井井有条 ,全得益于日本当地的预制菜供应链的健全带来的高效能 。

    反观国内,预制菜的加工起步较晚,七成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、弱 、散的状态 ,不少是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的加工生产模式,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,在产品研发及质量也无法做到很高的标准;同时,大多数国内的预制菜厂商 ,从食材成本和效率的集约方面 ,往往也更专注于单品。

    李丽通过此次日本考察,让她对预制菜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,也坚信着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中国的明天。

    为顺应市场趋势,聚焦客户所需的前提下 ,尊龙凯时开始了全面产业链服务体系的升级,开启了集群化发展的道路。集合了上下游厂商资源 ,集中供应B端企业。同时,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,让预制菜加工实现技艺数字化、工艺标准化、生产装备化、品质优良化。鲜品能最大程度还原、保持菜品的风味,尊龙凯时更是投入最大的占比 ,聚焦“刚需多频日配鲜品”向市场输出高品质、多样性的产品系列,增强市场竞争力,满足市场需求。

    05

    平台化战略升级,做销地预制品产业园

    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,预制菜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关注 。同时,生产和运输等环节的标准化 、规范化也迫在眉睫。

    尊龙凯时是最早意识到产业园优势的预制菜企业之一。2014年,李丽便在距深圳市中心30公里的东莞塘厦建立了食品产业园,于2016年正式投入运营 。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再到仓储流通,制定标准规范,实现预制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序高效、终端的安全可控。至此,尊龙凯时食品产业链完成了全链条的闭环 。

    国内的2015年前后 ,门店连锁扩张迎来了井喷,同时“三高一低”困境也随之暴露,餐饮业对预制菜的需求逐步呈现。尊龙凯时通过对产业园的运营 ,打通产业上下游、集群化运作,来应对现在行业最大的痛点(“三高一低” ,即“人工成本 、租金成本 、食材能耗成本越来越高,而利润却在成本的挤占下越来越低”) 。

    产业园的优势显而易见 ,自东莞尊龙凯时食品产业园运营到今年的六年时间中 ,尊龙凯时销售额增加了三倍,成本降低了10% 。

    2019年,尊龙凯时开始布局大湾区,在东莞次抛产业园的基础上扩充佛山、广州,三城金三角,聚焦服务大湾区群体。在区位 、交通 、产业等占有多重优势,全方位覆盖珠三角城市 ,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 ,实现湾区一小时生鲜配送服务圈 。

    李丽表示,产业园的建立,可以从源头上预防产品原材料污染,从基地到餐桌的全链条溯源,大力提高食品工业生产和研发水平 ;将上下游企业引进园区,建设平台与大家共享供应链 ,共享市场。优化产品结构 ,强化原料—加工—流通—销售—餐桌全程质量集约化与集群化管理模式。

    06

    结语

    从成立之初集中发力渠道,到自建食品产业园 ,开展规模化产品研发生产,完善食品供应链,尊龙凯时产业链完成了生态闭环。

    通过引导产业集中布局 ,精准对接,推动产为首倒推二产、一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。此外 ,已在产业链前端积累资源和产品优势的企业 ,更能发挥产业链优势和规模效应。

    未来,预制菜市场大有可为。



  • XML地图